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持续闪耀着智慧与文明的光芒。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号召,2024年7月1日至7月5日,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非遗,向秭归”社会实践队前往楚文化发源地——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开展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在这里,队员们深入屈原故里,探访非遗小巷,实地调研学习,亲身体验并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秭归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数量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6项、市级18项,县级非遗项目更是多达92项,展现了该地区非遗文化的丰富多样性与独特魅力。近年来,秭归县政府坚持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置于特殊重要位置,不仅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还创新性地打造了“屈原故里非遗小巷”等标志性文化空间,为秭归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焕发出勃勃生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首《离骚》千古传诵。屈原故里非遗小巷的众多传承人在传承和弘扬屈原文化上身体力行,对屈原文化精神的坚守,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屈原文化会客室,屈原扮演者王群海老师介绍,如果没有平时的学习积累,就无法与屈原产生情感灵魂上的共鸣,要始终坚持学习屈原文化,才能找到真正的屈原,才能将屈原的温度传递出去。“我扮演屈原30多年了,我要找一辈子的屈原。”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捻”是弹琵琶的一个指法,皮雕雕刻讲究一个“捻”的过程,“慢捻”讲究细心雕刻,慢工细活,非遗皮雕传承人朱富康以皮革为纸、以刻刀为笔,记录时代的印记,传承民族的灵魂。
源于热爱,始终坚守。邓中贵老师今年已72岁,“六七岁开始学刺绣”,在“三闾刺绣”传承上始终如一地坚守。在这项非遗曾经面临衰落、后继无人的困境下,邓老师主动开设免费的刺绣班,口传心授,将刺绣的手艺带进社区,带进学校;同时创新“三闾刺绣”作品内容和传播形式,赋予了这项千年文化遗产鲜活的生命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担任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作为端午制艾非遗技艺传承人之一,宋发龙在传承古老制艾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和设备实现了艾产品的规模化、多样化生产,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提高了农户收入,而且将传承与创新落到实处,实现了“指尖技艺”与“指尖经济”的双向发展。
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故事无不在诠释着非遗匠人“择一事做一生的执着”,饱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非遗传承人道不尽的情感。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秭归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上走出了一条新路。如何在传承非遗的基础上,平衡好非遗手工和机器产业化的关系,实践队员们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对此,秭归县文化馆副馆长蔡令仪表示,作为非遗保护工作者,不能为了产业化丢掉非遗的本质,要在保留住本质的基础上,推进非遗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要坚定对发展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长远计划和坚定决心。蔡馆长对青年学生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大学生思维更活跃,创新点子多,如果能够在传承和发展上多出谋划策,非遗必定更受大众关注和欢迎。
文化之光,照亮未来之路;遗产之韵,铭记历史之魂。“优秀传统文化,乃国家民族之根与魂,失之则精神无依,命脉难续。”“让沉睡于博物馆的文物苏醒,让散布于大地的遗产焕发新生,让古籍中的文字跃然纸上,生动讲述过往与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阐述,为千年非遗在新时代流动起来、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队通过自己的视角与笔触,将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讲述非遗技艺背后的匠心独运与文化传承的艰辛执着,进一步提升非遗文化的认知度与影响力,引导更多人共同守护与传承。
“承非遗,向秭归”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徐玉兰指出,新时代的浪潮中,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其传承与发展关乎文化的繁荣与民族的复兴。师生团队此行领略到了众多非遗技艺的精湛与魅力,已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传承与保护的种子。青年一代肩负责任与使命,必将积极行动,多种渠道讲述非遗故事,展现非遗风采,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做非遗文化的传播者与守护者。徐老师呼吁更多师生积极行动,投身到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为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贡献青春力量,让非遗之光在新时代熠熠生辉。(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