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
日期:2025-03-07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273

(通讯员:高怡)为助力新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3月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组织全体授课教师在2404虚拟仿真教室集中开展集体备课会。学院党支部书记李兴美、副院长蔡赟玥参会,“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吴荣超老师主持。

根据教研室前期安排,张未未、吴曼曼、史晨旸三位骨干教师依次登台,先后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谱写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新篇章”、“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三个专题进行半程45分钟示范授课展示。三位教师讲解细致生动,课堂互动丰富,且教学风格各异,专题特色鲜明。在教学案例的选取和运用上,老师们紧扣授课选题,借助了2025春节冲上全球电影票房前列的《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作品这一鲜活素材,介绍了大学生喜爱的少数民族美食,回顾了学生关注的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讲述了全球南方国家新闻热点等。展示过程中,老师们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重点示范了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长知识见闻、加强品德修养、砥砺奋斗精神的教学技巧,分享了引领学生树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应有之力的决心的多种教学方法,展示了老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创新的教学方法。

第二轮集体备课环节,李乐宜、王文卓、肖丹鹤三位新教师代表分别对指定专题的课程教学设计进行说课演示,重点介绍了教学框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在整体框架,课时分配、重点痛点及教学安排环节,三位老师都表示要在课前深入研究教学专题的理论逻辑和具体内容,既要确保立场正确、观点突出、知识框架完整,也要借助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障碍,体现教学方法的适当性和灵活性。说课演示环节不仅展示了老师们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们对学生学习需求的精准把握,为提升课程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后,全体授课教师现场展开专题探讨,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与见解,重点讨论将复杂的时政内容以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的具体办法。多位资深教师现场点评,对教学方法创新、经典案例选取、优化学生互动等环节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老师们一致认为,授课教师既要善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主思考,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也要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完成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层面下功夫。教研室主任吴荣超特别分享了自己准备和参与集体备课的认识和感受时提出,本学期三个选题的针对性、时效性、思想性都比较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非常紧密,因此必须要把握教学重点难点痛点,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要坚持形式丰富灵活教学,以多样化教学加深理解领会;要坚持明确主题聚焦教学,以真学实悟做到凝心铸魂。同时,吴荣超提醒全体教师做好充足准备,要按照教研室统一部署完成后续各项工作,确保课程教学顺利开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祝璇对老师们克服困难、通力合作,积极参与完成备课说课表示肯定,同时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程是一门既重要又特殊的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几乎都是“全员上阵”,课程专题内容更新速度快,学生人数多,授课教师多,教学任务重,因此组织开展集体备课非常必要、也很难得。祝璇院长进一步强调,全体教师都要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任务落地生根,利用集体备课平台选好用好教学案例,构建学生喜爱的教学场景,引导学生在明确国家政策理论导向,感受思政课程育人的力量。要聚焦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克服传统教学短板,认真研究学情特征,把握教学痛点难点,精心设计分层互动策略,坚持多级联动,在联学互促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学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