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曹亚舟)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课程教学的认识和感受,把脉教学实效,增强教学针对性,根据学校和学院统一部署,“概论课”教研室4月16日中午在2518教室召开了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概论课”授课教师代表及各班级学生代表参会,教研室主任刘丽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学生代表们积极发言,并结合课程学习体验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和改进建议。学生代表普遍反映,借助分组接龙、翻转课堂等形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但有的课堂师生互动不足,建议适当提升提问与讨论比重。此外,学生代表希望减少传统的书面作业,可以考虑实践报告、视频展播等多种创新形式。针对课程实践内容,学生代表建议增加校外参观研学活动(如博物馆、纪念馆)的频率和覆盖面,开展现场教学,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针对学生代表提出的上述问题和建议,教师代表们进行了现场回应。刘丽老师解释,课后作业形式创新虽然有一定需求,但其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书面作业形式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答题规范性。刘丽老师表示,“概论课”教研室正在探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创新模式,本学期的期中测试已采用线上考查方式,学习通的使用频次也正在增加,且效果良好。牟兴老师鼓励学生在翻转课堂环节及时融入如全国两会、中央一号文件等时政热点,进一步拓宽理论思维、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李钦老师介绍了本学期翻转课堂的创新实践,如提供选题模板、鼓励学生结合AI技术完成辅助学习,但也提醒需避免过度依赖AI工具,强调要看原著、读原文、悟原理,扎实掌握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研室主任刘丽老师对学生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感谢,对教师代表们的积极回应表示肯定。刘丽老师表示,“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提升需师生双向努力,座谈会正是为教师与学生搭建的良好沟通平台。各班学委应发挥桥梁作用,及时梳理学生诉求,反馈学生需求,协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未来,“概论课”教研室将结合座谈会意见,进一步优化课堂设计,丰富实践形式,为推动课程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