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郑晴)为及时了解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简称“新思想”)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实际需求,针对性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新思想”教研室4月17日在2516教室召开了本学期期中学生座谈会。授课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近40人参会,教研室主任蔡赟玥主持。
自由发言环节,学生代表们积极发言,分享了各自看法。学生代表们一致认为,“新思想”课程开课至今通过系统学习,多数同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主体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等形成了初步了解,教师授课内容紧跟时代步伐,融入大量时政素材和新鲜案例,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具有强烈促进作用。同时,学生代表反映,“新思想”课程部分专题内容理论性、专业性非常强,学习难度较大,希望授课环节能运用
更多具体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还有学生代表建议增加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研实践教学等,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价值。
交流互动环节,教研室主任蔡赟玥首先对全体同学最近一段时间学习情况给予肯定,表扬了学生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态度,鼓励大家继续保持,继续努力学习“新思想”课程。随后,蔡赟玥对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表示理解和感谢,并给予了现场回应并表示,课程内容确实存在理论性较强的专题,后续教学将及时增加更多案例,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理论;另外,教研室将稳妥考虑关于实践教学的建议并尽快制定和落实工作方案。
蔡赟玥指出,学生座谈会是梳理意见建议、增进信息沟通、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借助本次座谈会,教研室进一步明确了“新思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阶段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参考素材。未来,教研室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积极落实改进措施,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