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侯衍瑄 王新芳)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社会实践则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第二课堂”。在国家积极推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深入武汉市江夏区保利社区开展实践,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服务动能的有效路径,更是在基层沃土中锤炼本领、厚植家国情怀的成长契机。
6月27日,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童向童行”护航联盟社会实践队正式举行出征仪式,指导教师王新芳、徐玉兰以及社会实践队的全体成员参加。在王新芳老师的带队指导下,这支由来自不同学院的学生组成的多元化队伍,将聚焦保利社区少儿群体,致力于搭建高校与社区、企业协同育人的桥梁。
出征仪式上,王新芳老师详细介绍了实践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与实施方案。她强调,团队的根本目标一是有效服务基层群众子女托管需求,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和“双减”政策实施;二是促进社区儿童在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全面发展,为此将精心策划涵盖经典诵读、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体验、趣味科学实验、非遗手工技艺及体育活动等课程内容。希望通过多元丰富的课程内容,有效填补社区青少年暑期教育的空白,助力提升其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为社区培育未来人才、推动形成 “幼有所育” 的良好社区生态奠定良好基础。
“童向童行”护航联盟以“创新融合”为核心特色,体现为三方面革新:服务模式上推行“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双轨并行,兼顾文化讲解与青少年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培养;内容整合上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并依托队员专业优势赋能实践;成果转化上计划形成“校社企+”共建模式,推动实践价值从短期效益向可持续品牌延伸。实践队将深入保利社区社区,通过这一创新模式为青少年成长护航,探索校社企协同育人新路径。
活动由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再次携手保利社区、普生创意园共建托管学堂。
(图为2024年三方共建暑期学堂资料)
随着出征号角的吹响,“童向童行”护航联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精神饱满,整装待发。他们即将带着学校和学院的期望、老师的指导和创新的理念,深入基层社区,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用青春热情陪伴成长。此次实践不仅是汉口学院学子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探索高校与社区、企业协同育人新模式的生动实践。实践队将努力成为照亮社区少年成长之路的一束光,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贡献汉院学子的智慧与力量。他们的征程,是播撒希望的开始,也是创新融合服务社区教育的深耕之旅。
审核人:吴曼曼、王小璐、蔡赟玥、李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