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黄陂:低空经济座谈会照亮青春振兴路
日期:2025-07-02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335

(通讯员:刘冰)盛夏的蝉鸣与无人机螺旋桨的嗡鸣交织,木兰山麓的清风拂过桌上摊开的低空飞行规划图。6月30日,汉口学院“翼启红乡”实践队师生与共青团武汉市委副书记刘培、青山区团区委副书记邵胜强围坐祝家田村的会议室,以“低空经济政策指南”为主题展开座谈,两位党员干部结合自身经历,为青年无人机队伍描绘出科技助助农的新蓝图。

孝爱如山:从生命救援到低空医疗的科技温情

作为汉口学院的英雄校友,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刘培副书记抚摸着实践队展示的医疗救援无人机模型,讲述了自己十多年前“割皮救父”的至孝壮举,“2013年我和弟弟争相割皮时,最痛的不是手术刀割皮,而是看着父亲因山路颠簸错过黄金救治期。”刘培副书记展示的医疗档案显示,当年兄弟俩与协和医院专家共同研发的《山区危重患者低空转运预案》,如今已演变为湖北“低空医疗救援网络”的核心模块。刘培副书记轻抚无人机机身,目光凝重,“十年前救父时,山路颠簸让父亲多遭了三分罪。如今你们带着科技下乡,切记:与低空科技紧密相连的无人机不是冰冷的机器,应该是有温度的生命摆渡人。每次起飞前,多想想如何让舱内环境更稳、让响应速度更快——这才是对孝道最好的传承。”

逆行无畏:从疫苗溯源到农业无人机的技术裂变

邵胜强副书记轻敲着印有“52HZ”标识的矿泉水瓶,将鲸鱼孤独频率的隐喻转化为低空经济的实践哲学。“当年在抗疫前线,我们用区块链技术给每支疫苗打上‘数字身份证’;现在通过无人机多光谱成像,能让每株水稻拥有‘健康基因图谱’。”他展开的试验日志里记载,疫苗抗体数据与农田氮磷钾含量曲线形成奇妙共振,“这套基于深度学习的作物生长模型,经过37次田间校准后,病虫害预测准确率从68%提升至89%。”作为武汉市青山区低空经济产业顾问,邵胜强副书记指出,实践队“翼启红乡”项目的“无人机+企业培训+乡村振兴”模式很有前瞻性,但要注意三个落地关键,一是建立“农户点单-平台派单-飞手接单”的精准服务机制,二是开发适合丘陵地形的变距旋翼无人机,三是与农科院合作建立作物表型数据库。他特别强调科技“向善”的温度,“在木兰山茶园试点时,我们特意保留了人工采摘区——科技不是要取代农民,而是要让他们的双手更有价值。”

古村新语:双师课堂孵化低空经济创新工场

“翼启红乡”实践队指导教师易忠琴指出,从孝老爱亲的生命接力到科学报国的技术赋能,两位书记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它既是无人机螺旋桨搅动的气流,也是古村孝义文化长廊里流动的数字光影。

青春誓言:让低空经济飞入寻常百姓家

座谈会尾声,2023级法学专业学生刘依蓉举起无人机遥控器,“当刘培师兄讲述父亲皮肤与无人机机翼的‘生命对话’,当邵书记对比疫苗日志与农田图谱的数据密码,我突然明白——乡村振兴不是要我们复制城市的繁华,而是用低空科技守护这片土地的‘温度’。”

 

审核人:吴曼曼、王小璐、蔡赟玥、李兴美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