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肖丹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9月8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在二号教学楼2404虚拟仿真实验室举行本学期第一场集体备课会,教研室主任罗建博士主持。
此次集中备课聚焦课程重难点问题,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致力于打造高质量教学课堂。备课会上,新进教师员丽斐、史佳卉等率先登台介绍备课要点,并根据事先安排重点汇报教案设计,同时融入前沿案例、运用信息化手段分析学情,为参会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随后,资深教师罗建、吴荣超等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们分享了理论讲授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提高抬头率和前排就座率等的有效策略,并结合课程中的“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精神与法治思维”等重点章节,与新进教师进行了现场探讨,并就优化教学流程、丰富教学素材交流了各自做法。
经过此次集体备课,参会教师们一致认为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注重挖掘身边鲜活案例,借助生动的故事讲述抽象的理论,特别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尤其是要正确理解和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法治意识。此外,备课会还特别强调了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鼓励教师结合专业特色探索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路径,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教研室主任罗建博士做总结发言并指出,作为高校思政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是新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接触的第一门思政课,学好本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其他思政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要求全体任课教师要以此次集中备课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课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加强团队协作,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良好氛围,持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审阅人:吴曼曼、王小璐、蔡赟玥、李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