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龙雪琳、王茹晖、许云洁)为深入探究黄梅挑花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现状,了解其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发展历程,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挑花织梦,乡韵传承”社会实践队于6月30日赴湖北省黄梅县开启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指导教师史晨旸领队。
实践队首站抵达黄梅县博物馆,参观馆内四个特色非遗展区,感受黄梅县深厚的文化底蕴。随后,实践队奔赴“梅开二度”黄梅挑花传承基地,团队成员们现场动手实践,体验制作挑花的全过程,感受这项古老技艺的精妙与乐趣。
在洪绣娘挑花传艺馆,师生们一起拜访了黄梅挑花市级非遗传承人洪利。作为国家非遗文化挑花技艺的传承人,洪利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理念,打造以黄梅挑花经典图案为载体的文创产品20余款,全年制作高级定制产品1500余幅、传统婚庆产品、经典复刻产品等600余幅。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洪利为实践队成员分享了一路坚守黄梅挑花传承与发展的心得体会并表示,传承挑花技艺需要借助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绣娘都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尊严和生计,相信政府、企业、高校和民间社团等共同努力,黄梅挑花这门古老的技艺一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实践队走进黄梅县文化馆,史晨旸老师带领队员们就黄梅挑花技艺的发展现状与文化馆的袁馆长、潘馆长开展访谈。袁馆长分享了许多关于黄梅挑花起源的小故事,剖析了发展现状,并就如何应对当今面临缺乏市场和传承人等困境进行解答。袁馆长介绍,黄梅县借助国家专项政策打造“妇女+乡镇+人社+文旅”发展模式,同时在小学开设黄梅挑花等特色美育课程,进一步促进技艺传承事业后继有人。2022年以来,“入学+课程+考试+结业证”模式已成功培养130名合格绣娘,并已借助文创产品和高端定制等途径实现一定创收,解决了当地部分妇女的就业问题。潘馆长特别介绍,在保证传承黄梅挑花核心技法的前提下,将逐步进行创新,不能让挑花技艺变成无特色的“拼花”。
最后,实践队来到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省工艺美术大师陶培峰老师的传承基地工作室。陶老师现场展示了《鸳鸯戏莲》等经典作品,仔细讲解,引导实践队员们感受每一副黄梅挑花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美好寓意。陶老师指出,黄梅挑花与十字绣的本质区别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作品中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每一幅画作都是一首首无声的诗歌。”临行前,陶老师特意赠予实践队一幅黄梅挑花图鉴,希望能让这一民间美学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播,让更多人领略其艺术魅力。
黄梅挑花从明清走来,善于描摹万寿无边、福禄寿喜、多子多福、金玉满堂的传统花样,更勇于勾勒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花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缩影。如今,黄梅挑花正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属于它的新篇章。接下来的行程中,实践队成员们将继续深入黄梅挑花的世界,聆听坚守者的故事,以笔为媒,将这份美丽与坚韧传递给世人,共赏文化瑰宝。(审核员:史晨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