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课教研室召开秋季学生座谈会
日期:2024-11-01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207

 为准确把握2024年秋季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简称“德法课”)运行情况,畅通师生对话交流渠道,规范课程教学管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要求和学院统一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德法课教研室10月31日在京山校区A206教室召开期中学生座谈会,来自全校2024级各专业班级的学生代表近60人以及部分授课教师受邀参加,副院长李兴美出席。德法课教研室主任罗建博士主持。

座谈会正式开始前,副院长李兴美与参会学生代表展开了面对面交流并指出,“德法课”是每一位大学新生进校后的第一门思政课,学习本课程对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确立正确“五观”、践行报国之志等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他呼吁到场的学生代表客观公正地反馈各班德法课的学习状态、互动情况、设备运行等情况,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水平等做出如实评价,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以便学院和教研室后期针对性整改和优化。

随后,围绕教师课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学习氛围、教学课件设计、翻转课堂演示等内容,学生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依次发言介绍各班学习“德法课”的有关情况,并针对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刘语嫣同学建议进一步增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趣味性,将思政课和专业课结合起来,提升专业课的应用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姚瞻迪提到,老师在课堂上善于与同学互动,课堂氛围较好,同时也希望老师进一步扩大互动的覆盖面,更多关注坐在后排的同学。关于课程教学质量,与会学生代表一致认为,德法课融入了大量的鲜活案例和丰富的时政素材,有助于学习理解相对枯燥的理论,特别是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很受同学们欢迎,希望能够继续保持好的做法;同时有学生代表反映个别“德法课”课堂师生互动不足、课件内容重难点不够突出、某些知识点与专业发展关联度不够等。多位学生代表提出,教室的设备播放软件较少、教室缺少窗帘、室内光线过于明亮等具体问题,教研室都一一做了记录。

在初步整理学生代表提交的书面意见和建议之后,教研室主任罗建博士表示了衷心感谢,并对某些共性别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同时指出,学生代表们此次反映的情况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基本上对应了德法课教学的真实情况。下一步,教研室全体教师将积极回应座谈会上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发扬成绩,改进不足,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不断提高“德法课”教学质量及建设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