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吴荣超)为拓展传统工艺到现代生产的传承创新路径,促进非遗医药的宣传推广,汉口学院大学生创业训练大赛省级项目“非遗活化:荆门上清丸传统创新计划”调研小组6月3日-4日走进湖北齐进药业有限公司展开调研。
3日上午,调研小组抵达荆门上清丸制造企业湖北齐进公司,系列生产设施正在陆续扩建中,公司场地广阔,布置有序。企业质量检测负责人张哲语热情接待了调研小组。作为“儿茶上清丸”领域的核心生产企业,湖北齐进药业凭借其在中药创新领域的深厚底蕴和丰富的生产经验,日渐成为该领域的翘楚。
在张先生的引导下,调研小组团队参观了企业生产基地。据介绍,湖北齐进药业在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动中药创新的步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质量标准,确保每一粒“儿茶上清丸”都达到最佳的品质要求。张先生特别指出,上清丸的核心非遗价值在于炮制、配伍等技术工艺,其古法名称为“荆门上清丸”,属手工药丸。现代生产中,企业将传统工艺与机械化生产结合,更名“儿茶上清丸”后,通过人工把控关键炮制环节(如儿茶粉碎、麝香乳细)与机器完成浓缩、制丸工序,既保障了药品卫生标准,又保留了非遗技术精髓。实验楼内,质量检测体系覆盖原料农残检测、有效成分(儿茶素、黄连碱)含量分析等全流程,确保成品符合国家一类新药标准。企业透露,原料必要成分之一的儿茶主要来源云南、缅甸等热带产区,种植周期长且对环境要求苛刻。考虑到荆门上清丸是荆门当地特色非遗,为助力乡村发展,企业计划将荆芥、薄荷、桔梗、甘草等所需其他药材引入荆门,逐步实现本地种植,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原料种植基地。
董事长田总介绍,除儿茶外,其他药材的本土化种植既能降低成本,也能为农民提供就业;如果有机会实现,企业将考虑与村委会进行对接技术培训与收购合作。此外,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拟在海南建立原料基地,借助自贸港优势拓展供应链。
谈及传承困境,田总坦言曾面临断代风险,如今通过公司化传承模式,以法人主体系统保护工艺,为传承人提供生活保障,解决了传统“师带徒”的局限性。在宣传推广上,企业尝试短视频直播但受限于药品监管,转而与高校合作,组织学生参与工艺实践,并在2024年世界大健康博览会设展。企业注重市场反馈和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生产策略和产品优化,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未来计划入驻荆门东宝区文化博物馆,开发儿茶牙膏、口服液等文创衍生品,以“非遗+日用品”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此次调研显示,荆门上清丸正以“技术守正、模式创新”的路径,推动非遗医药在现代社会的活化传承,其乡企合作与品牌拓展经验,为中医药文化推广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审核人:吴曼曼、王小璐、蔡赟玥、李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