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血脉厚植文化根基铸牢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研学活动圆满收官
日期:2025-06-09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367

(通讯员:冯露)为深入挖掘历史资源,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一场以“赓续红色血脉厚植文化根基铸牢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汉口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学活动6月3日至8日在陕西西安圆满收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全体教师沿着十三朝古都的厚重文脉,开展沉浸式学习与深度研讨,系统探索革命精神传承与中华文明基因融合的教学新路径。

 

革命烽火淬炼家国担当

研学团队以西安为立体教材,在革命历史现场汲取精神力量。

6月4日,老师们走进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公司进行研学,特别观看了“铸心逐梦七十载,以心建心向未来”的展览,该展览彰显了大国重器的精密制造与“动力强军”的报国热忱,为“工匠精神”注入了鲜活的时代注解。观展结束后,航发公司信息中心支部书记吴岩和工会副主席武宁亲切接待了研学团队,并分享了航发公司和祖国共同发展进步的历程,展示了航发人航空报国的决心。

6月5日,研学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步入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内斑驳的文物与详实史料,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凝聚共识、促成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治智慧。特别是《12·12西安事变》实景影画沉浸式的历史演绎,让人感受了“民族大义高于一切”的家国情怀,老师们纷纷表示对“家国担当”的内涵有了更加刻骨铭心的体悟。

        千年文明解码“多元一体”

本次研修的文化探索之旅,沿着中华文明演进的时空轴线层层深入。6月5日,老师们驻足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军阵之前,凝视着千人千面、栩栩如生的陶俑。沉睡两千余年的地下军团,不仅是秦帝国军事力量的巅峰展现,更是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等大一统政策、奠定后世疆域治理基石的无声见证。军阵的严整划一与陶俑细节的独特个性并存,生动揭示了秦代在强力整合中包容地域差异的治理智慧,成为理解中华文明“一体”框架下首次大规模制度性统一的起点。

6月6日,老师们奔赴“周源秦根山水美城”宝鸡。在青铜器博物院,大家沉浸于西周青铜文明的璀璨殿堂。一件件铭文清晰、纹饰华美的“吉金重器”(如著名的何尊,其铭文中出现最早的“中国”一词),无声诉说着周代宗法礼乐制度的精妙与威严。这些来自不同诸侯国的青铜瑰宝,器型虽有地域特色,但核心的礼制规范、文化符号(如饕餮纹、凤鸟纹)却高度趋同。它们如同跨越时空的信使,清晰印证了早期中华文明在广袤地域内,通过礼乐制度实现文化认同与精神凝聚的“多元汇聚”过程,为“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因。

6月7日,研修的最后一站聚焦于承载千年墨韵与文脉的石刻宝库——西安碑林博物馆。老师们穿梭于林立的碑石之间,从《开成石经》的儒家经典镌刻,到历代书法大家的翰墨丰碑。这里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圣殿,更是中华文化“一体演进”的鲜活档案库。碑刻上跨越千年的文字,无论是官方文书、历史记载还是思想典籍,其书写规范、语言体系及承载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孝悌、忠义等)一脉相承,展现出强大的延续性和包容力。镌刻在石头上的不朽篇章,早已超越了艺术本身,升华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图腾,深刻诠释了“多元”滋养下“一体”文脉的坚韧与辉煌。

贯穿三日的文明溯源,研学团队如同手持一把把由国宝级文物铸就的钥匙:从秦陵军阵的“制度统一”实证,到青铜重器的“礼乐认同”基因,再到碑林石刻的“文脉传承”烙印,层层递进地解开了中华文明“多元汇聚、一体演进”的壮阔历史密码。这条清晰的研学路径,不仅勾勒出从地域差异走向文化认同、从制度整合到精神延续的宏大图景,更让人深刻领悟到五千年文明积淀的深层凝聚力,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坚实的历史根基。

      双轨学赋能课堂革命,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

本次研学活动的核心创新在于创造性实践了“场馆沉浸+专题研讨”双轨驱动模式,有力破解了传统的教师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痛点,显著提升了研修成果向教学一线转化的效能。白天,老师们深度浸润于历史现场,在革命场馆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于千年遗迹前感悟文明积淀的厚重;夜晚,老师们聚焦教学转化痛点,围绕“如何将文物实证提炼为鲜活的思政案例”、“如何解码古代治理智慧中的文化认同基因”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思想交锋。这种“现场感知—问题聚焦—理论碰撞—方案生成”的闭环学习路径,确保了研学活动的知行合一。它不仅有效激活了教师的创新思维,更直接赋能其将革命精神的情感震撼力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厚重感,有机融入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系统构建“有历史深度、有人文温度、有文明广度”的“三有”课堂体系提供了坚实支撑和鲜活范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罗建博士指出,此次研学绝非简单的文化之旅,而是思政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的一次精准发力与生动实践。通过深度开掘西安得天独厚的红色基因库与五千年文明“活化石”的育人富矿,老师们锤炼了将宏大历史叙事转化为富有课堂吸引力“金课”的核心能力,有效推动思政课堂“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的深层次变革。研学活动在“行走的思政课堂”中实现了历史与当下的对话,为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思政金课提供了“西安样本”。团队带着丰硕的研修成果踏上归程,将千年古都孕育的精神火种融入思政课堂,定能在万千学子的心田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审核人:吴曼曼、王小璐、蔡赟玥、李兴美)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