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丽、王新芳)七月流火,江城武汉的热浪裹挟着盛夏的蓬勃。7月8日-10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丽、王新芳的带领下,6名跨专业学子组建了汉口学院“青马社区行”志愿实践队,他们怀揣着“青春聚力助基层”的炽热情怀,走进了朝气蓬勃的紫菘社区,开展为期三天的沉浸式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精准对接:青春力量纾解社区“看护之困”
随着暑期的到来,“神兽出笼”带来的儿童看护与教育问题成为萦绕在许多双职工家庭心头的现实焦虑,但是社区托管班的人力缺口骤然凸显。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充实且有意义的假期,正是汉口学院实践队此行锁定的“靶心”。实践队创新采用“每日轮换2人驻点”方式,精准对接紫菘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最急迫的人力需求,确保服务不断线、力量不减弱。这种模式并非简单的人手补充,而是基于深入调研的精细化支援。行前,队员们通过线上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梳理了托管班的日常运作流程、课程设置特点以及管理中的难点痛点,确保服务“供”与社区“需”无缝衔接。“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几个帮手,更是带着问题意识和服务方案来的”带队老师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如是强调。
三日深耕:汗水浇灌服务之花
7月8日,实践首日,热浪袭人。队员张倩和亚萱早早来到紫菘社区。心理教育课上,面对一群活力四射、好奇心爆棚的孩童,队员们化身助教,协助维持班级秩序,并为孩子们先发放了白纸和蜡笔。
实践队队员为孩童们发放白纸
当孩子们面对白纸踌躇时,张倩同学没有直接代劳,而是蹲下身轻声引导:“想想刚才老师讲的每种颜色都代表了什么含义呢?比如说红色代表生气……”启发式的提问点燃了孩子们想象的火焰。
实践队队员指导孩童们绘画
手工课上,亚萱同学耐心演示剪纸步骤,手指与剪刀起舞翻飞间,一个个剪纸成果在孩子们手中诞生。缉毒安全知识宣传课前,队员们给孩子们每人一颗糖果,并及时讲解了毒品的含义、类型、危害等,讲解怎样预防被害时队员们提问:“课前老师给的糖果有哪些同学还没吃呢?”这时仅有几个小朋友举起了手,老师表示这是一场小测验,目的就是告诉孩子们不能随意吃来历不明的食物,小朋友们纷纷点头以示接受。
互动游戏环节,“击鼓传花”的欢笑声几乎掀翻屋顶,被抽中的小朋友需要表演一个小节目。他们或自信大方,或害羞胆小,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也勇敢地完成了任务,队员张倩和亚萱全力投入,既要维护安全秩序,又要确保每个孩子都乐在其中,汗水浸透了她们的马院文化衫,但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完成作品时的自豪神情,“课堂上的理论告诉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但真正俯下身、融入孩子们的世界,才触摸到这四个字滚烫的温度,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满足”亚萱在当日结束后动情地说道。
实践队队员在紫菘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合影
7月9日,实践内容转向幕后保障。队员王瀚和朱宏宇承担起“后勤大管家”的重任。闷热的储藏室里,他们一丝不苟地清点着散落的画笔、彩纸、橡皮泥和各类益智玩具,逐一核对、分类、贴上清晰的标签。汗水顺着额角滑落,灰尘沾上衣襟,他们毫不在意,“物资有序,活动才能高效,”王瀚抹了把汗说道。
实践队队员整理储藏室
户外活动中,队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紧密协作,调整位置、铺设地垫……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红色的志愿服成为活动现场最醒目的风景线。活动顺利开场,孩子们兴奋地欢呼,这一刻,王瀚和朱宏宇相视一笑,所有的辛劳都找到了意义——他们是舞台背后的筑梦者。
实践队队员在紫菘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合影
7月10日,实践进入尾声,服务转向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龙梦然和赵肖骋煜面对的是庞杂数据以及亟待整理的总结报告。她们不时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细节,确保材料都准确、有分量。“从课堂的书桌走向社区的案头,才深刻体会到‘为民服务’绝非口号,”赵肖骋煜感慨道,“它需要最细致的倾听、最务实的行动和最深沉的情感投入。高效地工作,才能切实提升了社区后续工作效率。”
实践队队员填写资料报告
实践队队员在紫菘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合影
硕果盈枝:校地协同育人的双向奔赴
短短三天的“青马社区行”如同一股清新的活水,注入了紫菘社区的日常运转。实践队员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区的“真本领”,把青春动能注入基层治理的“微循环”。他们的付出获得了紫菘社区的好评。托管班负责人赞叹:“汉口学院的同学带来的青春活力和创新思维,他们不仅帮我们解决了托管班人手不足的燃眉之急,更给托管服务注入了新气象!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些大哥哥大姐姐。”社区支部负责人在交流中充分肯定了这种“社校共育”模式的价值,认为这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
基层社区是最鲜活的国情民情教科书。本次实践打通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壁垒,实践队员们从协助教学与孩子们的真诚互动,到整理物资时体会基层工作的琐碎与不易,再到撰写报告时理解社区治理的系统性,每一步都是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体悟。时间队指导教师刘丽深有感触:“当学生们看到自己整理好的教具被孩子们开心使用,自己参与组织的活动让社区充满欢声笑语,这种成就感和价值感是‘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真谛所在,是课堂讲授无法替代的。”
汉口学院“青马工程”队员们用三天的汗水与智慧,在紫菘社区刻下了青春的印记。他们俯身倾听的是基层最真实的心跳,他们用情用力解决的是群众最迫切的关切。这场生动的“社区行”不仅助力解决了暑期“看护难”,更在青年学子心中根植了深厚的为民情怀,锤炼了担当的宽厚肩膀。当青春的脚步坚定地行走在祖国大地上,当“大思政课”的讲台延伸到烟火气十足的社区里弄,高校立德树人与服务社会的双重使命,便能在这同频共振中绽放出最绚烂的时代光华。这份来自紫菘社区的青春答卷,正汇入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同行的壮阔洪流,生生不息。
(审核人:吴曼曼、王小璐、蔡赟玥、李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