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员丽斐)为深入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质量,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于11月4日在2512教室召开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来自全校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代表及授课教师代表参会,“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吴荣超主持。

会议伊始,吴荣超结合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实际,介绍了课程核心定位与价值。她指出,“形势与政策”课程面向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统一开设,既是衔接国家发展动态与学生认知的关键纽带,也与学生考研备考中的时政素养提升、就业规划中的社会趋势把握紧密相关,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教研室严格依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制定的本学期形势与政策课程教育教学指导要点,结合当前国际格局变化、国内发展重点等热点议题,精心遴选3个核心专题开展系统授课,旨在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国家政策导向、科学把握国际局势演变逻辑。随后,吴荣超鼓励学生代表围绕自身听课体验、学习需求,坦诚分享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与建议,为课程优化提供真实参考。

自由发言环节,来自4个年级的学生代表围绕课程学习收获与改进方向依次发言。作为刚接触“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新生群体,2025级学生代表分享了入学以来的学习感受表示,课程帮助自己快速搭建了认知国家发展、理解国际热点的基础框架,让自己对专业未来发展与国家需求的结合有了初步思考,有效缓解了刚入大学的认知迷茫。2024级学生代表则表示,通过本学期课程学习,自身政治理论素养与时政分析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尤其在理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方面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同时建议通过更多增加课堂讨论议题互动分析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023级学生代表提到,课程对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作用显著,结合自身学习感受,建议教研室今后课程实践报告的主题设置更贴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提升实践环节的实效性。2022级学生代表则分享了长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程的积累与收获,强调课程不仅帮助自己塑造了成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更在考研时政复习环节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建议课堂中适当增加与教学专题匹配、兼具知识性与吸引力的教学视频展播,更好地满足考研学生群体的针对性复习需求。

针对学生代表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吴荣超现场逐一回应并详细解答。她表示,学院与教研室始终重视学生反馈,鼓励教师主动吸收合理建议,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力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教研室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聚焦学生需求优化教学工作:一方面,将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更多师生互动环节,如专题小组讨论、时政热点辩论等,切实提升课堂参与度与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将组织授课教师持续深化政治理论学习,结合学生实际建构教学内容、动态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最后,吴荣超表示,期中教学检查学生座谈会搭建了师生高效沟通的桥梁,不仅让“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更精准地掌握了本学期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也增进了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信任,为课程后续的改革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教研室将持续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推动“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的新时代大学生中发挥更大作用。
(审核人:吴曼曼、王小璐、蔡赟玥、李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