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探访无人机产教基地
日期:2025-04-27  发布人: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504

(通讯员:刘冰)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积蓄实战动能,4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团队9名成员走进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点点飞创无人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开展以“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沉浸式研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刘冰带队。

                                                        溯源产业脉络:解码无人机赋能乡村的底层逻辑

研学首站聚焦产业根基。在实践中心,讲解人员借助全息投影沙盘、发展历程墙等数字化技术设备,向团队成员介绍了该中心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培养论坛、创新大赛、技能培训等无人机教育培训领域的取得的重大成就。得知该中心自主编制的无人机培训教材被教育部收录、推荐时,团队成员们纷纷惊讶不已并驻足记录,一名同学感慨“无人机教育培训已发展到这样系统、完整的水平,足以为无人机赋能乡村振兴培养源源不竭的专业化人才。”

                                                           对话科技实体:触摸低空经济的具象化形态

步入无人机展厅,10余架涵盖固定翼、多旋翼、复合翼等形态的展品构成“天空方阵。从MD500修斯直升机到专为无人机职业教育研发的八轴多旋翼无人机,技术演进史折射出中国无人机教育培训领域的跨越式发展。见到大家围观一台名为“黑耀”的点点飞创教学级八轴多旋翼无人机时,讲解人员故作神秘:“猜猜我们的学生要将数百上千的精密零件组装成这样一台无人机需要多长时间?”看着眼前这台比平时看到的拍摄无人机要略显庞大的精密机器,有人不免猜测“最少需要十个小时?”“太慢了!我们的学生只要两个小时!”讲解人员眉眼中满是自豪之色。

                                                                翱翔数字苍穹:在模拟舱中预演乡村振兴未来

    实操环节将研学推向高潮。在低空模拟飞行器虚拟仿真平台,师生们化身“数字飞行员”,依次选择心仪机型驾驶飞行器,感受起飞、滑翔、穿越空中预设障碍、降落的真实体感。随后,学生们在空天大师俱乐部教练团队指导下,依次完成无人机编队飞行、物资精准投送等实战模拟任务。学生们操纵无人机精准穿越模拟电线障碍时,现场爆发出阵阵热烈掌声、欢呼声。

“这次研学打通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刘冰老师指出,沉浸研学共探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具有强烈现实意义,团队将以此次调研成果为契机,精心打造“理论+观摩+实操”三维联动模式,全力开发“低空经济+红色文旅”的创新项目,力争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科技向农情怀,实现科技与乡村的跨界对话。刘老师透露,该实践中心已与汉口学院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共建乡村振兴课题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常态化技术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收藏本页